放眼当下,从欧美、印度到东南亚,来自中国的创业人士都在与欧美巨头直接争夺市场。
而略带神秘色彩的中东,也成一块争夺之地。
这是大家印象中的淘金地,同时也由于宗教和政治问题,让对它不知道的人在考虑:出海中东能否成功?1、从留学到创业圈内的朋友都称我是出海中东第一人,由于这十几年我一直在跟中东交际。
我大学的专业是阿拉伯语,2003年去了约旦留学。
2009年回国后,开始从事国内公司在中东市场的游戏发行业务。
转折点在2013年,我加入了一家手机游戏创业团队,并负责上线了阿语手机游戏《诸王之战》,后来登上了App Store和谷歌 Play,是中东区域第一款登上这两个商店的手机游戏,并在多个中东国家下载榜单中排名第一。
在手机游戏团队工作一年后,我建议组建一个专注于中东市场的游戏发行公司。
由于我发现PC端游戏做到顶峰,一个月营收也只有50万美金。
《诸王之战》虽然是从0开始,但只用了两个月的时间,付费率、ARPU值(注:游戏运营商天天在活跃用户处所得收益)和营收都超越了PC端网络游戏。
更要紧的是,与其它市场相比,这款游戏在iOS、Android端的拓客本钱很低,平均只有0.1-0.2USD,所以当时我认定这个市场仍然有非常大的进步空间。
后来因为一些想法不可以推行,2014年我决定面向中东市场自主创业,组建了我们的游戏发行公司。
并在这次的创业阶段,做出了一款在中东市场霸榜超越一年半的手机游戏。
这款游戏之所以可以成功,重要原因是整个商品从故事背景、语言、音乐和设计都做到了深度阿拉伯化。
除去面向中东市场发行游戏,目前国内不少成功的项目和模式都在往外走,譬如电子商务和直播。
但国内对中东互联网+市场知道的人并不多,这就成了大家最大的优势。
2016年,我开始二次创业,正式组建团队创立了MENA Mobile。
企业的核心模式就是,依赖之前在中东市场的发行经验,让国内网络企业当地化完成后,打入中东市场,并提供可以支付的途径。
2、被标签化的中东提到中东,大伙可能第一会想到迪拜,而且已经完全把它标签化:满大街的豪车,在那里要饭都能月薪几十万。
但事实上并非如此,可能只不过高楼大厦更密集一些。
主要还是对实质状况不太知道,也致使大伙出海极少选中东。
一方面是它太封闭,还有一个主要原因就是当地化的门槛太高,这不只指对市场的认知程度,更包含怎么样面对它的宗教、文化,与当地人的爱好。
在中东区域,宗教问题是所有行业都不可以回避的问题。
在沙特,天天至少要做三次礼拜,做礼拜的同时,所有商店都需要关门。
即便是非穆斯林,也不可以随便在店外等候开始营业,会有警察在街上巡逻。
早在2010年的时候,腾讯、盛大都曾进入过中东市场,但最后没能做成。
失败是什么原因第一就是,他们对当时中东市场的预估不准确,落地将来才发现,市场并没想象中那样大。
第二个缘由是,他们不会如何去跟阿拉伯人交流。
还有就是时差问题,中国跟中东有4到8个小时时差,国内最初上班,那边却已经下班了。
即便到目前,这类仍是大多数想要出海中东的公司面临的问题。
有人开玩笑说学好英语需要3年,掌握阿拉伯语需要300年,语言确实是第一关。
现在公司在沙特、迪拜和埃及的分公司,除去负责人外全都是阿拉伯人,薪酬不低,但对公司当地化而言尤为重要。
可能对于不太知道的人,感觉出海仅需将语言转换一下就可以解决问题。
之前我见过某个公司出海的商品,只是由于翻译的内容不专业,整个商品看着就特别山寨,当地人根本也看不明白。
中英文的阅读顺序是从左往右,阿拉伯语完全相反。
所以从商品的UI排版到整个设计都需要做镜像,困难程度不亚于重做一款新品。
在中东,90%以上的人都信仰伊斯兰教,酒是其中的一个忌讳,在任何商品中也不可以出现穿着暴露的女人角色。
另外,由于阿拉伯人和犹太人敌对的关系,像十字架,六芒星等具备象征意义的图案,也都不可以出目前商品中。
宗教与商业的界限也很严格。
宗教比政治更严格,一旦触碰,完全没商量的空间。
之前一家德国公司推出一款游戏,不到一个月,由于宗教问题,就被阿拉伯的网盟集体封杀,致使这家公司将来所有商品都禁止进入中东市场。
假如不足够知道阿拉伯人,在合作过程中就比较容易发生误解。
与中国人速战速决的做事风格相比,阿拉伯人看上去更缓慢。
对他们的交流方法假如不熟知,就会感觉他们特别直接,与中国人的委婉全然不同。
合作选择上,比起签合同,中东人更认朋友。
他们没太严格的契约精神,最典型的表现就是说反悔就反悔。
但假如成为朋友后,谈事情就会很便捷。
假如你能以伊斯兰教的方法跟人道一声好,彼此之间的关系就会拉近很多。
直播类的项目现在在中东市场很火。
但你不了解当地什么时间会颁布监管政策,还有博彩类游戏,它与宗教相背离。
所以想要深扎,就需要避免这类风险。
3、一片蓝海的中东从网络游戏到手机游戏,大家在中东做出了一些成绩,同时在整个市场向互联网+的转换中,也验证了此前对中东市场的判断。
中东市场本身的体量很大。
中东、北非涉及到的国家有26个,近5亿人口。
这里聚集了一批全球最富有些国家,在全球GDP 排名中,TOP10的国家中东就占了一半,卡塔尔人均年收入14万多美金,全球排名第一。
他们的互联网+设施健全,但软件却非常落后。
在海湾六国(创业家i黑马注:阿联酋、阿曼、巴林、卡塔尔、科威特、沙特阿拉伯),已经达成了全4G互联网覆盖,智能设施渗透率也达到80%。
但现在用户量比较大的,也就是Facebook、Twitter如此的欧美商品。
虽然准基础知识槛高,但一旦真的达成当地化,就能非常快进步起来。
在东南亚市场,由于不一样的语言,可能需要针对每个国家推出不一样的版本。
但整个中东市场,由于同样的语言、文化和宗教信仰,仅需一个版本,就能打通所有阿拉伯国家。
当地缺少网上创业者,也是一个非常大的机会。
中东当地还没形成网上创业环境。
譬如在海湾六国,由于富裕所以大家产生了一种惰性,不想做事,但想烧钱消费好商品和服务。
与其它的国外市场比,当地仍是一片蓝海。
譬如在金融范围,截止到目前阿拉伯世界的移动支付仍然非常欠缺。
想要达到国内这么便捷的支付环境,还需要非常长的时间。
目前大家处在把中国模式向国外输出的阶段。
进入互联网+年代后,中国的创业公司在中东市场比欧美和其它国家都具备优势。
除去双方的国家层面,阿拉伯民族对于中国人很友好,与欧美和以色列人相比,完全不同。
选对市场和机会非常重要,当时误打误撞进入这个行业,目前回头看,假如我当时没选择中东,而是选择进入欧美,或者东南亚市场,那样一定不会像今天如此,或许渺小得像是沙漠里的一粒沙子。